公司动态
COMPANY NEWS
济安基金在行动|AI投资莫盲从:手把手带你做好投前准备
随着科技金融体制加速构建,AI 相关概念基金与智能投顾工具成为市场热点。但证监会原主席明确指出:“智能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,并未消除金融风险本身,因此仍需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”。实践中,AI 工具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:某机构智能投顾曾因依赖静态历史数据,向临近退休客户推荐高波动产品,这正是 AI “机械式匹配” 的典型缺陷。非持牌机构借“AI 技术突破”“智能稳赚” 等噱头违规展业,往往回避算法局限性,隐瞒产品风险,与监管要求的“全流程风险披露” 原则背道而驰。作为持牌基金销售机构,济安基金提醒广大投资者:AI 仅是工具,AI技术不是保险箱,其推荐结果不能替代独立判断,请广大投资者保持理性投资,投前做好勤勉调查,穿透AI生成的信息茧房,回归理性本质。
三步勤勉调查
在检索市场信息时,投资者应当更多依赖正规金融机构、证券交易所、上市公司公告、正规财经媒体等官方渠道去获取投资信息。这些渠道发布的消息经过严格审核,具有较高的可信度。
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“强化持牌经营” 要求,投资者首要确认机构资质:通过证监会、基金业协会等官方平台查询基金销售机构名录,核实是否具备《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》;对 “AI 智能投顾” 服务,需确认其背后是否由持牌机构提供,警惕 “金融网红”“非法中介” 的无资质推介。
AI 模型的“数据质量” 、“不可解释性” 与 “信源偏差” 会放大风险,投资者应主动追问三方面:一是数据来源,是否涵盖动态市场变量而非仅依赖历史数据;二是算法逻辑,是否明确披露风险评估维度,如流动性、波动性指标等;三是更新机制,模型是否随政策、市场变化迭代。
AI 推荐适配不足是常见问题。投资者需在使用 AI工具前厘清三要素:风险承受能力、投资期限、投资目标。对于AI 推荐的各类基金,需核查基金合同、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材料,避免被“AI 噱头” 掩盖实际风险。
回归理性本质
科技金融的核心是“科技服务于金融创新”,而非追逐短期概念炒作,算法依赖的风险更是不容忽视。对此,“AI 辅助 + 人工研判” 的双轨投资模式更适用于投资者:利用AI高效筛选符合自身投资需求的标的,再通过人工分析其市场现状、技术成熟度、商业化前景等核心要素。
同时,投资者需建立“三不原则”:
1. 不盲从 AI 生成的高收益预测;
2. 不参与非持牌机构的 AI 荐股服务;
3. 不忽视投资后的动态跟踪。
科技赋能下的金融创新,本质是为长期价值投资提供工具。作为持牌机构,济安基金始终以合规为底线,通过“技术透明化、服务专业化、教育常态化” 助力投资者穿越概念迷雾。AI时代,唯有将AI 工具纳入理性投资框架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践行理性投资,方能在科技金融浪潮中稳健前行。

温馨提示:当遭遇虚假宣传、违规推介等问题时,可通过中国证监会12386投资者保护热线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投资者之家的投诉平台依法维权,远离非法代理维权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