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动态
COMPANY NEWS
济安基金在行动|守好钱袋子:警惕投资陷阱,践行合法维权
当前金融市场中,违规推介、虚假宣传、非法中介等乱象偶有发生,也滋生了非法代理维权黑产,严重扰乱市场秩序。作为持牌基金销售机构,济安基金始终以投资者权益保护为己任,在此“2025年世界投资者周”活动举办之际,我们结合监管案例与行业实践经验,为投资者提升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意识,筑牢权益防线。
三大常见陷阱:
部分销售渠道展业以“内部渠道”“战略配售” 为噱头违规推介金融产品,虚假承诺高收益,违背投资风险本质,严重违反金融监管相关规定。还有甚者张冠李戴超出公司执业范围,向他人推介非公司提供的投资信息及发行或代销的金融产品,多种违规推介均暗藏陷阱。例如:某机构员工利用工作手机,群发诸如 “一日游,收益稳稳地,一天三五点,一个月60%-150%不是梦” 等虚假信息,承诺高额收益,诱导投资者上钩。此外,该公司在抖音直播间和公众号,包装炒股神器,虚构学员翻倍案例,利用高收益话术引诱“收割” 散户。
编造传播虚假市场信息形式也在自媒体发达、信息爆炸的时代屡见不鲜。例如某机构有组织、有预谋通过不同网络账号散布资本市场不实信息,发布虚假合作消息,诱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;有的谎称内部份额投向国家重点项目,以超高年化收益为诱饵实施违规募集。例如:某股吧账号发虚假合作帖后大量自媒体未经核实跟风报道,导致相关公司股价波动明显,最终该公司发布公告声明传言不实。此类行为不仅扭曲市场信息,更会导致投资者基于错误判断做出不理智决策,最终导致投资失败。
非法中介在金融市场中以各种形式存在,严重扰乱市场秩序,损害消费者利益。非法中介通过规避监管、破坏规则,打破市场公平性,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运行,投资者往往面临投资结果不及预期、额外付费等多重损失。例如中介以“拼单、代持、优先申购”等形式诱导投资者,看似在提供 “便利”,实则会从资金安全、合规性、权益保障三个层面,给投资者带来不可控风险,均需提高警惕。
维权避坑指南:
当投资者遭遇违规推介的诱惑、虚假宣传的误导,或不慎被非法中介纠缠,本就已是权益受损的开端。此时若因急于挽回损失、寻求 “捷径”,误信以 “专业维权”“快速回款” 为幌子的非法代理,无异于在困境中又踏入另一重陷阱,让自身权益遭受二次甚至更严重的侵害。非法代理正是利用投资者的恐慌心理,看似站在投资者一边,实则早已布下多重侵害的圈套,其危害远超想象:一是信息泄露风险,提交的身份证、银行卡、合同协议、资金流水等全套敏感信息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、冒用身份贷款等违法活动;二是经济损失加剧,以各种名义要求支付高额费用,令投资者处境雪上加霜。
1. 固定证据:整理相关投资合同、交易记录、宣传材料、销售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等关键凭证,确保内容完整可追溯。
2. 官方渠道沟通:优先联系产品管理人或销售机构,通过官方客服、线上平台等正规途径反馈诉求。
3. 监管与司法途径:可同时向中国证监会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证券基金业协会等监管部门投诉,或通过法院、金融纠纷调解机构依法维权。2025 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进一步为投资者搭建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。
投资是长期事业,风险防范与合法维权是必备技能。济安基金将持续履行持牌机构职责,通过合规销售、科学投研、风险控制、高效客服、持续投教等多重守护您的投资安全。让我们共同抵制市场乱象,践行理性投资,共筑健康金融生态。

温馨提示:当遭遇虚假宣传、违规推介、非法代理等问题时,可通过中国证监会12386投资者保护热线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投资者之家的投诉平台依法维权,远离非法代理维权机构。